《范梈》,此词条收录于12/16,仅供参考
范梈(1272—1330),元代诗人,字亨父,一字德机。临江清江(今属江西)人,36岁时辞家北游,卖卜燕市,经人推荐为左卫教授,迁翰林院编修官,后因病归。
范梈的散文学秦汉,作诗好为歌行古体,学颜延年、谢灵运,但多趣而高妙。他的诗多写日常生活和朋友来往应酬。但也有一些作品涉及社会现实,如《闽州歌》描写了民间疾苦,《社日》也写了社会习俗。在风格上比较多样。揭傒斯《范先生诗序》说他的诗“如秋空行云,晴雷卷雨,纵横变化,出入无联。又如空山道者,避谷学仙,疲骨崚嶒,神气自若。又如豪鹰掠野,独鹤叫群,四顾无人,一碧万里,差可彷彿耳。” 范梈诗中有一些句子,如“雨止修竹闲,流莺夜深至”(《苍山感秋》)。他自己非常得意,也得到吴师道、陈旅等人的称赏。他有些诗,如《看东亭新笋》,写得自然而有新意。著有《范德机诗集》7卷。文今不多见。另有《木天禁语》一书,传为他所作。
作为“元诗四大家” 之一,范梈是元中期“雅正”诗风的倡导者和代表者,1943 年钱基博所著《中国文学史》称:范椁的五言古诗“豪宕清逸,足为高调”,诗中“萧闲之境,沉郁之意,令人味之不倦”,然律诗则“气调警而意不断,趣不咏”,“古体胜于近体,五言古出于陈子昂,七言古李太白。”范椁的早年生活,现存文献较少载录。《元史·范传》称:范出身贫寒,自幼丧父,母亲熊氏守节“不他适”,教他习字读书。范则天资聪颖,敏而好学,善于记诵。他在《奉和效古意醉歌》中,回忆了幼年学习的经历:“忆我初年三四龄,当客唯对声令令。夜诵汉赋一千字,朝来千字仍心冥。”反映了其遂顺双亲,刻苦诵读的情景。后来,吴澄为他所作墓志铭中也特别提到了他刻苦读书之事:“其耽嗜于书,钻研于文,用功数十倍于人,人鲜或知也。”
范梈(1272~1330) ,字亨父,一名德机,人称“文白先生”,清江(今江西樟树)人。元代诗人,被誉为“元诗四大家”之一,与虞集、杨载、揭傒斯齐名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